找到相关内容523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莲华的譬喻

    的品种很多,唯独莲华,姿态美妙奇特,清香洁净,这一独特使得它常在佛教中以此来做许多的譬喻,有如:以莲花出污泥而不,來比喻诸佛菩萨出于世音而清淨无。如佛陀就被称为“人中莲花”,佛陀不染著世间的烦恼、...正如佛于法华会上,宣说妙法,能诠一佛乘的中道妙理。又莲华生于污泥而不,出于清水而不沾,可以譬喻一佛乘的中道妙理,不离凡夫生死污泥之有,不离二乘清水之空;但却能够不为生死所,不为涅槃所沾。又莲华之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1644715.html
  • 禅与道的艺术

    ,以坐禅静思和言语机锋,无非企图达到一个“空”(清净不)的境界。禅法的方便施设与演变,正是通往“空”之境的道路。佛经中有一个比喻,有人在旷野中,发现了古道,依古道行去,见到了城邑,古王宫殿,于是回来...引起的了别能力,所谓世间一切现象(相),美的丑的,好的坏的,长的短的便是由识的分别而产生的。禅说本来无一物,是空的(不是无),只是一切事物(色)、那些差别之相(现象)把原来清净不(空)的自性蒙蔽了。...

    刘逢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0463902.html
  • 《坛经》与现象学

    “生活世界”,印证于《坛经》所主“自性不”及“在家修行”两点。  关于现象学几种名词的说明  “现象”是指能使自身显现于人的意识的事物。“意识”即“意向性活动”(Consciovsness as ...为“本性”同义,可见“本性”、“本心”乃《坛经》最重要的哲学概念。“本性”意含,以清净为要,故主“不”。《坛经·般若品第二》云: 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,亦不染著,  心如虚空。  又云:...

    李玉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563985.html
  • 禅宗“自性清净”说之意趣

    方被染者,应净心体非刹那灭;若先有惑,后净心生,被先已生惑所染者,应此惑体非刹那灭;若心与惑俱时而生,则不应言心本性净,有时客尘烦恼所。许心与烦恼是一时生,一果、一等流、一异熟法,而说心本净,烦恼为客尘,是戾王言,非应理论。又,于三世推徵,烦恼毕竟无力能净心。过去未来无作用故,现在俱堕一刹那故。又,若说心以净为性,后与烦恼相应位中转成染者,应失自性。既失自性,应不名心。故不应说心本性净,有时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2842644.html
  • 自心明月与一心三观

      不不住即正定   首先,当明了闭关的目的,在于改革凡夫的生灭心,为诸佛的不生不灭心。凡夫之心所以不同于诸佛,只因凡夫心心念念分别取舍,而诸佛则恒常如如不动。因此,要改革凡夫之生灭心,唯一的方法,便是对外境不六兰,对一切事事物物不分别亦不取舍;而对内则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心念,都不住着,念念安住正定,或是安住于所修持之本尊法或体性法上。   闭关之前,心理上要有所准备:首须将...

    智敏·慧华金刚上师

    止观|智敏|慧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81025972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问明心见性,性要如何见?

    在身知触,在足能奔,在手能举,在心能分辨,若识者谓之佛性,不识者谓之精魂。   学道之人若欲见自本性,但莫于心上著一物,犹若虚空—纤尘不,无一法可得,当下见性,透脱三界(梵语trayo...梵语dharma-kaya)偏大千;若有见处,即名外道;若不落法尘,分分秒秒见性,月月年年见性,性即是自己之心,自己之心即是性,纤尘不,万法不立,体自光明也。尔要与诸佛不别,但莫外求,尔一念心上清净光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164312944.html
  • 佛教否定生命吗:印顺法师也谈存在与否定

    :“道德的目的,在于不道德。”这“不道德”,并不是杀人放火等恶行,是说:道德的究竟目的,在使人到达超越一般的道德。佛法说了生死,说无生,也是如此。一般的人生,爱是他的特性,是不完善的。情本的有情,含有不可避免的痛苦,有不可调治的缺陷,故应透视它,超脱它。佛法的体察有情无我、无我所,不但离有爱,也要离无有爱。所以佛法说无生,不是自杀,不是消灭人生,是彻底地洗革以爱为本的人生,改造为以正智为本的无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自由解脱|《佛法概论》|无生|印顺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1040937059.html
  • 六征兆帮你揪出隐形的癌症

    早期不容易发现。基隆长庚医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提醒,如果发现血尿、腰部疼痛、腹部有肿块,就要小心是肾脏癌,应尽快做进一步检查。此外,爱吃止痛药或常头发的人,可能是肾脏癌的高危险群,建议定期接受尿液检查及超声波检查。王正旭还补充,常头发除了与肾脏癌有关,也与膀胱癌有关,因为染剂会透过泌尿系统代谢,如果长期堆积在肾、膀胱,就可能刺激癌细胞病变。 久咳不愈警惕肺癌。 谢瑞坤指出...

    君合

    |健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382837673.html
  • 释恒清著:《宝性论》的研究(2)

    喻,表显本性净和烦恼空,如《经》说:  “一切众生心本性,清净无秽如虚空,  凡夫不知心性故,说客烦恼之所。”(注136)  “凡夫者是缘生法,譬如染缬或处受色或处不受,有情心行亦  复如是。…善...《经》说:  “清净心不为客尘烦恼所。所有非如理作意业烦恼蕴处界等  ,一切皆是因缘和合故有,因缘若阙则不生起。彼清净性无有  因缘,亦无和合,亦不生灭,如虚空性。非如理作意如风,业  烦恼如水,...

    释恒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0448457.html
  • 莲花与佛教的渊源

    那么佛教为什么会选择莲花呢?主要是"出淤泥而不"的莲花与佛教的宗旨很相应。  在佛教里,我们这个世界是个污浊的世界,充满着烦恼、欲望与竞争,使人们迷失自我、难以平静,难得清净。于是佛教提出要"出淤泥而不",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,即使在一个无法改变的世界里,也不要随波逐流,而要尽量保持自己心灵的纯净、平和。  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被污染的境界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有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。佛教中的莲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549531.html